逢雨必涝几成海甸岛“保留节目”
更新时间:2012-02-17  来源:海口晚报
———代表建议改造排水系统,增设排涝泵站

  □本报记者杨杰

  

  逢雨必涝,似乎已经成了海甸岛的“保留节目”。特别是去年9月至10月,3个台风的接踵登陆和多场罕见暴雨的袭击,海甸岛大多数街道再次一片汪洋,街道成了河流,小区成了泳池。这一问题似乎成为顽疾,久治不愈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梁东喜代表认为,在海甸街道辖区经常积水的区域有海甸二东路、海甸三东路、海达路等3处,汛期一旦遇到强降雨,随着积水的增加、交通的中断,上述路段就陷入了“暂时性休克”。而造成海甸辖区内涝的主要原因如下:一是受外河水位顶托,雨水不能自流排出;二是区域内的城市排涝系统不完善,“重地上轻地下、重建设轻规划”的现象较为严重;三是排水系统老旧。由于海甸辖区仍在使用早年建设的排水管道系统,这些管道当年的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都比较低,管沟规格小、雨水口少、管道破损淤塞严重,排水能力大打折扣,在遭遇强降雨时就不堪重负,再加上地面坑洼,雨水泄流路径不畅,很容易形成成片积水。四是排水系统管理不善。由于历史原因,海甸二东路、海甸三东路、海达路等路段的排水系统至今仍未移交水务部门,多年来缺乏管理,管渠基本丧失排水能力,很多排水管沟多年没有清理过,遇到稍大的雨就难以排出。

  梁东喜建议,让海甸岛“脱水”必须改造街道的排水系统,真正做到雨污分离。只有做到雨污分离,才能使保留的水系形成活水,使之不再变成污水的蓄水池。海甸二东路、海甸三东路、海达路等3处路面,往往需等到海水潮位和明沟内水位下降后路面积水才能退却,建议增设排涝泵站。

  同时,结合海甸溪北岸旧城区改造项目,由市、区政府出资抬高处于低洼处的海甸二东路的高度,对旧沟进行改造,扩大水沟断面,满足雨水排放需要。



责任编辑: